中國兒童教育網小學教師專區剛剛推出,將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一、教學內容的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家鄉特產秋白梨和秋白梨生長過程中美麗景色的文章。課文為我們勾畫出美麗、動人的畫面,贊美了家鄉的美麗和可愛。課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介紹了秋白梨是家鄉的特產。第二自然段主要寫秋白梨生長過程中的美麗景色。第三自然段,主要寫秋白梨樣子可愛、味道香甜,惹入喜愛。
本單元訓練重點是讀懂按時間先后順序寫的一段話,而課文第二自然段就是按時間先后順序寫,可作為落實單元訓練點的憑借,《家鄉的秋白梨》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學時,重在教給閱讀方法。
二、教學對象分析
關于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課文,學生已學過的有《祖國山水多美麗》、《我的家鄉》及鄉土教材中的有關課文。按時間先后順序寫的文章,學生還是初次學習,所以要求教者能循序漸進,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得出閱讀方法。結合這篇課文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訓練,讓學生聯系實際,按時間順序寫寫家鄉某一種水果的生長過程。既落實本課的語言文字訓練點,又具體地進行愛家鄉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謂一舉多得。
三、教學目標
明確了本課教材的編排意圖,前后聯系,了解了課文內容及學生情況后,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8個新詞語的意思。
2.能辨別運用關聯詞“不但……而且……”寫的句子的正誤。
3.了解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的敘述方法。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一段話。
教學難點:第二段中有關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理解。
五、教學方案設計
(一)、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采用學、找、讀、議結合的方法。
(二)、教學手段的運用:因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文章,可借助幻燈、錄音等媒體,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教學過程的安排
課前準備:錄音磁帶、錄音機、幻燈機、幻燈片。
以下就分六個環節介紹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及為什么這樣教的原因:
第一個環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了解學生已學過哪些有關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課文。
2.出示課題、讀題、思考:從課題想想課文主要寫什么?
審題,是教學新課的重要一環。聯系學生已有知識,導入新課,不僅能鞏固舊知,而且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因為一般情況下.學生閱讀,總是按初步綜合閱讀到深入分析閱讀再引導進一步綜合閱讀的過程去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以至掌握文章的內容,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初步綜合閱讀階段,并非僅靠一次聽錄音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所以我設計了多次的讀及檢查、反饋。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主要寫什么?檢查反饋。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字音、新詞,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
檢查反饋:讀生字、新詞等;討論共分幾個自然段。
3.請幾位同學讀課文,檢查是否已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
在這個環節中,檢查反饋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回答問題,檢測聽的效果,達到了解課文大意的目的,通過抽讀課文,了解學生掌握生字、新詞的情況。
第三個環節:抓重點詞語,學懂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著重思考作者為什么向大家介紹江灣,又特別介紹秋白梨。